逼近2萬億!ETF持續火爆,如何成為"聰明"投資者?詳細報告來了
2023年特別是四季度以來,市場對ETF的關注度持續升溫。在全市場ETF規模逼近2萬億之際,11月6日東方財富聯合華夏基金等9家基金公司一起,推出《大數據洞悉:2023 ETF投資者行為趨勢報告》(下稱《報告》)。券商中國記者從業內獲悉,該《報告》通過問卷調查形式向投資者公開征集相關問題,通過對超6500份有效問卷數據深度剖析,揭示出當前投資者對ETF的認知以及ETF交易中的行為特征。某種程度上,《報告》揭示的各種ETF投資行為,是對過往成熟金融行為研究結論的再次應驗。比如說,關注ETF“對應標的指數”“基金規模”“流動性”等核心指標的投資者,會比盲選的投資者有著更高的盈利概率。但是,投資者關注這些核心指標的意識并不是自發的,而是市場教育不斷進步的結果。調研結果顯示,投資者接受投資顧問指導、跟隨專家/網絡大V做決策的盈利概率,同樣高出“自己分析決定”投資者的盈利概率?;谶@些投資行為的全面分析,《報告》總結出了“聰明”ETF投資者的三大特征:一是術業有專攻,二是因勢利導,三是制定止盈止損計劃。對行業/主題類ETF的投資傾向最高《報告》顯示,截至今年8月31日,全市場股票型ETF規模為1.27萬億元,在全市場ETF規模占比為69.07%,接近7成。從調研情況來看,100%的受訪者投資過股票型ETF。此外,配置債券型ETF、貨幣型ETF的受訪者占比也均接近30%,但跨境ETF和商品型ETF投資比例相對較低,分別只有20.3%和11.7%。《報告》指出,隨著收入和學歷水平逐漸提升,投資者對多樣化資產配置的訴求也在不斷增長,對跨境ETF和商品ETF的興趣呈“階梯式”上升。例如,今年以來投資者對納斯達克ETF等跨境ETF、豆粕ETF等商品類ETF的認可度不斷提高。此外,從主題分類角度來看,投資者也更傾向于投資行業/主題類ETF?!秷蟾妗凤@示,目前全市場行業/主題類ETF數量超過400只,更加細分的分類滿足了投資者精準布局、捕捉結構性機會的投資需求。尤其是,今年大熱的游戲ETF更是成為今年上半年關注度最高的產品。數據顯示,受訪者對行業/主題類ETF投資傾向最高達38.9%,其次是寬基類ETF,占比達35.3%。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境內風格策略類ETF不斷得到投資者認可,這類產品主要運用紅利、低波動、成長、基本面等因子,在近年來震蕩行情下表現相對更平穩,相較于行業主題ETF、寬基ETF勝率更高。盡管產品規模占比僅有2%,但卻有17.5%受訪者傾向投資風格策略類ETF。(來源:《報告》)在上述投資選擇行為基礎上,《報告》進一步揭示了這些投資行為背后的選擇邏輯。即投資者在投資ETF時,是基于哪些指標做出選擇的?!秷蟾妗诽峁┑膯柧頂祿@示,投資者最關注指標TOP3分別是“對應標的指數”“基金規模”“流動性”,過往業績也受到相當比例的關注,這四大指標關注比例均超過40%,分別為56.9%、50.7%、49.1%、42.9%。另外,還有投資者關注“ETF產品對應的管理人品牌”“是否兩融標的”等指標。《報告》進一步指出,關注這些指標的投資者要比盲選的投資者,有著更高的盈利概率。比如,上述關注比例超過40%的四類指標,投資者的盈利比例均超過了60%。接受專業指導,盈利概率會更高需要指出的是,投資者之所以會關注這些專業指標,并不是自發行為,而是市場投資者教育的結果?!秷蟾妗凤@示,從調研結果來看,投資者接受投資顧問指導、跟隨專家/網絡大V做決策的盈利概率,分別高達72.8%和66.8%,均高于“自己分析決定”的盈利概率。在這些決策背后,投資者究竟有著怎樣的心聲?《報告》顯示,相比于過往“追漲殺跌”的刻板印象,大多數ETF投資者都具有較為理性的投資方式,非常注重“性價比”。比如,在受訪者最青睞的買點中,近7成受訪者會選擇“ETF對應板塊估值較低”時買入。同時越跌越買深入人心,33%的受訪者會選擇在“ETF對應指數/板塊大跌”時買入,此外有37.2%投資者會在“捕捉實時熱點”買入ETF,凸顯出ETF高效配置、助力投資者捕捉市場行情的獨特優勢。從賣出時點來看,《報告》顯示“達到止盈目標”“ETF對應板塊估值相對較高”以及“ETF對應指數/板塊大漲”這三種選擇人數占比最多,比例分別為61.9%、50.4%、24.2%。如果把上述呈現的買賣方式結合起來看,《報告》顯示,選擇“低估買、止盈賣”與“低估買、高估賣”是受訪者主要的投資方式,人數占比均超過40%,只有3%的投資者在買賣ETF時會選擇“追漲殺跌”??梢娮⒅亍靶詢r比”成為主流投資方式。需要指出的是,不同買賣方式的投資者盈利概率有所不同?!秷蟾妗吠ㄟ^交叉印證發現,盈利概率占優且虧損概率較低的有兩種,盈利概率都超過70%,而虧損概率不及20%。一是“捕捉熱點買、高估賣”(捕捉到熱點時買入并在高估值賣出,盈利概率為72.9%,虧損概率僅15.5%);二是“捕捉熱點買、止盈賣”(捕捉到熱點時買入并在達到止盈目標后賣出,盈利概率為70.2%,虧損概率僅為16.6%)。而受訪者較為青睞的“低估買、止盈賣”以及“低估買、高估賣”的投資方式的盈利概率和虧損概率相對一般。缺少合理止損策略會提高虧損概率為何不同選擇行為會導致不同的盈利概率?調研發現,缺少合理的止損策略,是明顯提高投資者虧損概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從《報告》統計數據來看,有10%左右的受訪者會選擇“虧損過多離場 ”,虧損概率近30%,明顯高于21.6%的總體虧損概率。基于此《報告》指出,風險承受力強越強的投資者,更應重視止損。在缺乏合理的止損策略時,虧損承受能力越強,遭受虧損的概率越高。因此,投資者應該在投資前制定好合理的止損策略并嚴格遵守,風險承受能力強的投資者需要格外重視。這就引出一個更為本質的投資者行為問題:定投在ETF投資中是否也會起效?《報告》顯示,調研發現普通定投和一次性買入是大多數投資者采用的方式,人數占比分別為47.8%和42.7%,同時還有29%的投資者選擇了網格定投策略。從持有勝率來看,相比一次性投入,普通定投尤其是網格定投盈利概率更高,盈利概率分別為62.8%、66.3%和67.6%。但不論何種原因買入,普通定投或網絡定投的盈利體驗都更高,其中網格定投的買點相對重要,不同買點的盈利概率最高可相差14.3個百分點。而普通定投對于買點的要求最低,任何時點買入的盈利概率相差不大。為何如此?這實際上和投資者持有ETF的時間有關?!秷蟾妗凤@示,定投或網格定投體驗更好的原因或許能從持有時長中窺見端倪,無論是普通定投還是網格定投,選擇持有6個月以上的人數占比均較高;而采取一次性投入的投資者則更傾向于1個月內的短期投資。ETF是助力實現普惠金融的重要發展方向基于上述多維度的ETF投資行為分析,《報告》總結出“聰明”的ETF投資者做到了以下三點:一是術業有專攻,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適當地參考他人的建議對投資的盈利概率有正向影響。二是因勢利導,震蕩市下優選網格定投。網格定投的投資策略作為適合在震蕩市進行波段交易,具較強抗波動和風險分散的特點。三是投資者應該在投資時制定止盈止損計劃,風險承受能力強的投資者需要格外重視止損。制定好策略后,應在投資中嚴格遵守,不能抱有僥幸心理。華夏基金總經理李一梅指出,始于2004年的境內ETF,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在中國資本市場生根發芽并茁壯成長。作為降維投資的好幫手和高效資產配置的利器,ETF正爆發出強勁的生命力,過去5年ETF及聯接基金的持有人戶數增長近20倍。東方財富董事長其實表示,近年來境內ETF整體規模增長顯著,投資群體不斷擴容,市場已進入加速發展期。但與此同時,ETF的投資者認知度仍待強化,市場滲透率仍待提升,ETF市場生態仍需進一步完善。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朱寧指出,基于行為金融學的研究發現,缺乏投資技能的散戶在股市里賺錢是非常難的。這背后主要與個人投資者普遍的行為偏差,包括不愿意多元化配置、頻繁交易、跟著消息炒股、追漲殺跌、不愿止盈止損等有關。而ETF的出現為投資者提供了風險更加分散、高效透明和相對低廉的投資工具,一方面可以提高資金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定投、網格定投等策略減少追漲殺跌,提升投資體驗。ETF以及整個公募基金行業的發展,將是未來金融創新、助力實現普惠金融的重要發展方向。責編:汪云鵬校對:陶謙